【原创】身为一个主任,他本来就……思维迟缓(二十二)

发表时间:2024-12-05来源:互联网

著作权声明:本文系作者法经(微信号fajinglawyer)原创,访问者可将本文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欣赏或分享至微信朋友圈,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作者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的任何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作者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曹洞宗介绍道:“因为大多数华俄后裔延用汉族父亲本家的姓氏,起汉名,在家里说的也是汉语,所以他们报汉族的人多,不过也有不少人能听懂俄语,有的还能说俄语呢!六十年代那会儿,中苏关系紧张,一些华俄后裔迁到内地去了。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国家优惠少数民族,才有一部分华俄后裔改报俄罗斯族了。”

 

“他们的风俗习惯跟咱们不一样吧?”

 

“就拿饮食来说吧。华俄后裔跟咱们汉族人有一样的地方,也吃馒头、烙饼、面条、米饭和中式炒菜,不一样的地方是他们喜欢吃‘大列巴’、‘西米丹’……”

 

“‘大列巴’我知道,就是大面包,‘西米丹’是什么东西呀?”

 

“就是稀奶油。他们还喜欢吃果酱、‘苏卜汤’……”

 

“‘苏卜汤’又是什么?”

 

“就是俄式菜汤。还有奶茶和各种甜点。他们做甜点的配料除了面粉以外还喜欢用奶油、西米丹、白糖、鸡蛋、蜂蜜、果酱和稠李粉。”

 

“他们吃什么蔬菜呢?”

 

“土豆、大头菜、胡萝卜、西红柿,秋天腌黄瓜,自制番茄酱,自己做大头菜和胡萝卜泡菜,用野生的杜柿、山葡萄、草莓、山丁子做果酱。”

 

“他们的穿戴和咱们有什么不一样吗?”

 

“多数人穿中式衣服,有的也喜欢穿俄罗斯衣服,男的爱戴呢子礼帽,穿呢子长大衣,女的爱穿颜色鲜艳的衬衣,爱穿裙子,围艳丽的方头巾和披肩,喜欢穿长筒皮靴。”

 

“他们住的地方有什么特点?”

 

“华俄后裔的老房大多数是‘木刻楞’,比俺们汉人的‘板夹泥’强多了……”

 

“什么叫‘木刻楞’呀?”

 

“就是用原木垒墙,木板铺在房顶上当瓦,屋脊比较高,厨房里装烤炉……就是那样儿的房子。整体格局是大客厅,小卧室,用火墙取暖,院子里有整齐的牛栏、猪圈和仓库。”

 

“他们怎么搞对象啊?”

 

“多数也是自由恋爱结婚,婚礼一般都到教堂举行,新郎穿西装,新娘头戴花冠,身穿白色婚纱,面对圣像站好,男女双方各把一枚戒指放在桌子上,主礼的牧师问清楚双方是不是自愿结为夫妇以后,宣布这桩婚事儿是‘上帝配合,两人不可分开’,然后握住新郎的手,新郎握住新娘的手,绕桌子转三圈儿,双方交换戒指,婚礼就完成了。新中国成立后,有一部分华俄后裔的婚礼就改成汉族模式了,牧师也换成‘大支客’了。”

 

这时,服务员上菜道:“香酥四叶菜请慢用。”

 

承办律师不解地问:“四叶菜是什么东西呀?”

 

韩鲜解释道:“一种野菜,叶子就像四把小扇子拼在一块儿。”

 

“真新鲜!对了,曹总怎么对华俄后裔这么熟悉呀?”

 

“他媳妇儿就是华俄后裔!”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呀!”

 

“对了,承办律师咋还不成家呀?”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