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承包合同未经民主决议而无效?不对!关于合同的效力,您来听我分析(二)

发表时间:2024-10-22来源:互联网

著作权声明:本文系作者法经(微信号fajinglawyer)原创,访问者可将本文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欣赏或分享至微信朋友圈,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作者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的任何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作者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宋广平胸有成竹地说:“承包林地的好处可多啦!第一,能蓄积木材,向企业提供市面儿上稀缺的工业用材。”

 

“还有啥好处?”

 

“‘碳中和’知道不?”

 

“不知道!”

 

“这是节能减排术语。说的是,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者个人在一定时间里直接或者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者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和节能减排,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的‘零排放’。”

 

“知道了,咋的呀?”

 

“‘碳汇交易’知道不?”

 

“不知道!”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知道不?”

 

“知道!”

 

“啥内容?”

 

“终极目标是将全球大气的温室气体浓度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规定的义务和履行义务的程序有区别,要求发达国家采取具体措施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他们履行公约义务。发展中国家只承担提供温室气体源和温室气体汇国家清单的义务,制订和执行含有关于温室气体源和温室气体汇方面措施的方案,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限控义务。”

 

“啥叫温室气体源?”

 

“就是温室气体向大气排放的过程或者活动。”

 

“啥叫温室气体汇?”

 

“就是温室气体从大气中清除的过程、活动或者机制。”

 

“《京都议定书》知道不?”

 

“知道,今年2月份刚生效嘛!”

 

“啥内容?”

 

“允许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级的减排量抵消额的转让和获得,从而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

 

“‘碳汇交易’就是发达国家出钱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排放指标!”

 

一直侧耳倾听的唐年突然说:“我知道啦!承包林地将来可以卖出碳排放指标!”

 

“对喽!不愧是台胞,一点就透!”

 

梁化郡叹息道:“唉!俺们俩老爷们儿也敌不上她这‘半边天’呀!”

 

“自从咱们唠过投资的事儿,俺就做功课了!”

 

“承包林地还有啥好处?”

 

“风险相对小,预期相对稳!”

 

“还有啥好处?”

 

“可以根据林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多种经营,形成生态循环产业链。比如,林下种植中草药、菌类,林下养殖家禽、家畜。”

 

“还有啥好处?”

 

“还可以发展生态健康产业,比如说林地旅游、林地康养。”

 

“就没有不好的地方吗?”

 

“有一点不好!”

 

“啥不好?”

 

“收益周期长,少说也得10年。”

 

“哎呀,是长了点儿!”

 

“种植速生丰产林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那咱还等啥呀?干吧!”

 

三人互相对视,都点头同意。

 

事后,梁化郡第一时间将三人商量的结果通知了谢山。

 

2005年10月6日9时30分,巨延经联社准时召开全体干部、管理承包林地成员会议,作出承包决议,全体同意将林地对外发包。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