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在我阿爹心里,我个未来已经是梦了(十)
发表时间:2025-05-21来源:互联网
著作权声明:本文系作者法经(微信号fajinglawyer)原创,访问者可将本文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欣赏或分享至微信朋友圈,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作者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的任何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作者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法经回答:“北京灯彩是全国灯彩技艺的结晶,清朝末年的灯彩艺人韩子兴,出生于1887年,去世于1975年,曾在清朝皇宫专门从事维修和制作灯彩工作。辛亥革命后,他自办作坊,按照宫廷灯彩的样式批量生产,他做的球灯最受大众欢迎,人称‘球灯韩’。1957年他被市政府聘为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另一位灯彩艺人李冬雪和韩子兴的交情最深,在灯彩制作工艺方面获得了韩子兴的真传。”
“还有伐?”
“李冬雪就是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大红灯笼的主要设计和制作者,他的灯彩代表作‘颐和园大戏台’曾在鼓楼展出过。”
“还有伐?”
“北京灯彩融合了全国各地灯彩的精华,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宫廷艺术灯彩,是历史悠久的中华灯彩的典型代表,发展为一整套世代相传的严格工艺技巧,它的特色是:第一,材质精良;第二,形式多样;第三,精工细作;第四,题材富有高雅寓意,具有扎制规整,彩绘精致,美化环境,安全适用,灯明火亮,高雅,堂皇,富丽的效果。”
“还有伐?”
“再跟您聊聊神路街上的琉璃牌楼。神路街北口的黄绿彩琉璃牌楼是明朝万历年间,由皇宫中的太监集资建造的。虽然这座三间四柱七楼的牌楼经历了四百多年的风雨侵蚀,但至今保存完好。牌楼中间上头的石匾宽2.8米,高0.9米,匾文是明朝人写的,南面写的是‘秩祀岱宗’,北面写的是‘永延帝祚’。跟牌楼隔街相对的就是东岳庙。”
“还有伐?”
“再跟您聊聊土城。元大都城垣遗址在北三环路北侧,元大都的兴建,从至元四年开始,城墙全部用夯土筑成,城基宽24米,顶宽8米,高16米,总周长28.6公里。因为明朝重建北京城时,虽然以元大都城墙为基础,但北城墙向南移动了2.5公里,全部建成包砖城墙,所以元大都北城墙和东、西城墙北段,俗称土城,被保存了下来。”
“还有伐?”
“元大都城垣遗址从1987年开始对外开放,种植大量松树、洋槐、柳树、毛白杨、海棠和藤萝,形成绿色长廊。”
“还有伐?”
“再跟您聊聊十方诸佛宝塔。这座宝塔的位置在朝阳区王四营苗圃,从明朝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开始修建,明朝末年和民国期间曾重修过。因为这座宝塔建在原来的延寿寺里,所以大家叫它‘延寿寺塔’。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延寿寺被毁,只剩下十方诸佛宝塔和几块残碑。”
“还有伐?”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